* e2 P5 g+ j! f! f- b她不畏风雨,用一辆摩托车,肩负爱心送课的责任;她扎根乡村,用一双“铁脚板”走遍卧佛镇的乡间小路;她坚守师道,用一副热心肠诠释着躬行师道的担当。 她,就是潼南区卧佛镇长兴小学90后教师李蓬春。
" n; T1 O0 @( O1 ^' E) C* ~
* G1 u/ K* D# A; }* Y, E H8 h4 S. a1 _6 x
母亲病榻上的网课—— 扛起家庭与教学双重担子
' m2 i2 m0 I+ B: J. x( ~" w* d' Z
$ ^7 Q) z! ^+ k5 G( g; N; r; A窗外,阳光洒落在树叶上,生命的希望在这里舒展。窗内,李蓬春如往常一般坐在母亲的病床上,打开电脑,调试好摄像头后,开始给学生上网课。 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城乡所有学校都按下了“暂停键”。停课不停学,上网课成了乡村学校的新常态。 深入浅出地讲解,丰富的知识,通过小小的电脑屏幕,在师生之间传递。但几乎没人知道,屏幕的背后,躺着李蓬春的母亲。所有的网课,都是她在母亲的病床旁完成的。 李蓬春的母亲患有胃溃疡、内风湿等多种疾病,双目几乎失明。祸不单行的是,李蓬春的父亲因病去世,更让母亲备受打击,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起初,我是在屋外上网课的,安静的环境,能够更好地为孩子们授课。但有一天,我忽然听到了母亲的叫喊声,跑进屋一看,她摔倒在床边,全身淤青。”说到这里,李蓬春眼含泪光。原来母亲因为不想打扰她授课,自己下床上厕所,却无奈身体不支,摔倒在地上。 从此,她把网课搬到了病床边,一边通过电脑屏幕给孩子们上课,一边照顾患病的母亲。 对学生用心,待家人尽心,李蓬春以负重自强的韧劲,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和教学工作的双重担子。
/ l$ z4 B4 e! M* v0 i( U3 }▲李蓬春在母亲的病床边上网课 3 N: z8 C9 E, {6 w+ W9 {9 y
, ~3 E/ n, _9 F. M8 w* P( f: g爱心摩托上的送课—— 承载着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
" ^) W/ x2 g9 ]& @1 I% H* ?. w“爱学校如家,爱职业似命,爱学生如子。”这是李蓬春的人生座右铭。 长兴小学是农村学校,大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家里老人没有智能手机和电脑,更不会在线辅导孩子作业。“上不了网课,孩子们怎么办?”想到这里,李蓬春急得几夜没睡好。“上不了,那我就送过去!”于是,李蓬春决定上午在家上网课,下午骑摩托“送课”给那些没有条件上网课的孩子。 风吹日晒,日复一日,一辆破旧的小摩托车在崎岖的乡间小路颠簸穿行,见证了李蓬春的送教足迹,也承载着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 一次送课途中,突遇瓢泼大雨。李蓬春本想等雨停了再走,但她牵挂家里生病的母亲,于是冒雨而行,艰难地行驶在乡间的泥泞小路上。雨越下越大,路滑难走。忽然,摩托车不受控制,她重重地摔了出去,脚背上也因此留下了永远的疤痕。 寒来暑往,风雨无阻。李蓬春始终奔波在送课路上。饿了,啃几口自带的干粮;摩托车没油了,推着走。她用母亲般的爱呵护着自己的学生,“爱心摩的教师”也成了家长们对李蓬春的称呼。 “我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回到家乡贡献一份力量,要感谢一路默默帮助我的人。父亲过世的时候,乡亲们纷纷借钱给我,帮我办理后事和照顾家庭,我永远都记得这份恩情。”李蓬春说。 “我这一生最幸福的事就是选择当乡村教师,能让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理想的工作岗位,让孩子们用知识改变了命运。”李蓬春深情地说。未来的路还很长,她将不忘初心,扎根乡村,用青春书写平凡而伟大的育人篇章。 ( {- |& u0 a+ c: D" N; M
/ m9 Y. d) r. L- \
( G% J, J7 l G0 `1 ` P& K+ y/ r7 @, \5 l/ e$ i" g: z! t4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