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论坛元老
 
- 积分
- 5143
|
发表于 2017-4-24 07: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1、底子(浮雕的底平面)清得干净。4 S: Z, g* k1 P7 L0 t& L
  2、造型轮廓清晰、流畅,根脚干净,这是指造型与底子接壤处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大致来讲,主要用红木工、紫檀工(乾隆工)、黄花梨工来评价一件产品的雕工。 红木工:清中期以后才大量使用红木,不少红木老木器上出现的雕工横竖线条往往不够直,粗细略显不匀,圆线不够圆顺,底子不太平整,轮廓有走神的,该凸的没凸够,该凹的没到位。大家称这种雕工为“红木工”。$ x v8 T$ O3 a& k6 L. S2 ^& q; E$ u
  紫檀工(乾隆工):乾隆朝从上到下全社会对追求至工至美的心劲儿极高,社会审美评价体系彻底更新,要求一丝不苟。紫檀工(多表现在紫檀木上)一改以往所有细精方面的不足,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因为挑不出一点刀法、造型上的差错与不足,令人不禁怀疑那不是手工所为,是用模具铸造出来的。紫檀工是极为精湛的工艺而非艺术,因为它以严苛的规范操作使工匠在雕刻过程中不出任何差错,使雕刻作品达到相当完美的境界。; V+ g, |8 @8 z, x! A }
  黄花梨工:清早期以前的黄花梨木器上的雕工精细程度与红木工相似,但黄花梨工显得生动活泼有灵气。有人说黄花梨工是工匠不在木头上边打图样直接下刀雕刻,但紫檀工必须打样,不然的话,器物上的造型不会如此对称且不走样。通过对比才感悟到紫檀工的装饰意义大,黄花梨工则是装饰加广阔的意境。这可以提醒我们在观赏雕工时除了看刀法是否细腻之外,还看我们能否有所联想,是否还能有除工细之外其它的情感反映,例如:活泼、生机、枯寒、热烈、朴拙等。
' M$ z& c2 x# r# W9 y4 X, A6 J ~) x x6 F) W" e( n
; r& n1 U1 h. ]" {1 u' z' p$ C' h' V* J& ~* Z* M
- ~+ _$ T* \2 \5 V4 {, O7 L& G- L5 Y
- U* q! |) i# X3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