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9 X5 f& F) o, c& c
4 c o. x) Q/ w, R2 v: ~' s" }( f/ O& L" r I8 l
陈媛说,有些事现在不做也许再没机会做了
% D/ H& e* h' m. z7 i ?/ k! x! {
+ x3 a) y) y: {5 J 22岁的陈媛从小到大一切都是父母操办,但在工作这件事上,两代人产生了分歧。妈妈安排她进国企,她悄悄辞掉;托人找关系进了事业单位,她觉得没意思不干了……一年里换了3次工作。其实,她的梦想是当一名幼教。 陈媛22岁,身形瘦小,第一眼给人感觉很文静。陈媛的妈妈刘阿姨在渝北出口加工区一家仓储物流企业上班。 一年前,陈媛从幼师专业毕业,妈妈没商量就安排她进了自己单位,“国企里面有双休,不用风吹日晒,合适女孩子,实在不喜欢可以再换。”陈媛说,自己负责日常人事手续办理,但仅仅做了3个月她就悄悄辞了,理由是工作太清闲,不想浪费时间。 陈媛喜欢摄影,没过多久妈妈又给她找了一份摄影助理的工作,但只干了两周,她又不干了,“每天在外拍婚纱风吹日晒,各种器材又多又重,我这小身板哪受得了。”辞职一周后,她才告诉妈妈,但妈妈并没责备她,再次托人找关系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尽管没编制,但福利待遇不错。 好景不长,一个多月前,她又辞掉了这份令人艳羡的好工作。陈媛说,办公室里全是四十多岁的大哥大姐,“中午我喜欢点外卖,他们却要去食堂,我下班喜欢打滴滴,他们宁愿走回家也不打车,聊天也聊不到一块去。” 一心想当一名幼教 已经通过学校复试 其实,陈媛一年辞掉三回工作,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她想当一名幼教。 “好多事年轻时不去做,可能永远没机会再去做了。”她说,自己不想被家里人就这么安排好了一切,如果现在不作出决定,恐怕以后连闯的勇气都没有了。 昨天,陈媛告诉小编,她正在参加大学城一所学校的幼教招聘考试,复试已经顺利通过了,不出意外9月份就能上班了。 妈妈气愤: 女儿不懂我的良苦用心 “当时听说她又辞职了,我都快气炸了,她说辞职就辞职,全凭一时冲动。”刘阿姨在电话里气愤地说,之前安排女儿进国企,一来是帮她找一个过度工作想让她考公务员,二来在同一家单位母女俩也有个照应。 得知女儿已经通过了一所学校的复试,刘阿姨久久不能平静。“幼师能有事业单位好吗?她是怎么想的,我费劲费力做这些是为了啥,她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啊。”刘阿姨说,这一年为了给女儿找工作,到处跑腿求人,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女儿的任性。 在小编的劝导下,刘阿姨表示会跟女儿再好好商量一下,“让她自己去闯一闯也好,现在我最希望她能把工作定下来,再考虑考虑个人恋爱问题,马上就23岁了,年纪也不小了,我跟她爸都很着急。”而陈媛则表示,3年内不会考虑个人问题。 专家: 追随自己内心才有工作动力 年轻人找工作是该听妈妈的话,还是追随自己的内心?昨天,记者通过都市热报公众平台发起了一项微调查,结果有七成轨道族表示,“愿意追随自己的内心,自己找工作”;有三成轨道族表示,“妈妈不会害孩子,顺风顺水未尝不可”。 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陈志林认为,职业发展的本源是兴趣,主体是自己,家长在孩子选择工作上,应该多给建议和鼓励,少一些主观和粗暴的干涉。“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追随自己的内心想法,才会有工作的动力和热情。”陈志林说,这样职业发展才有可持续性、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在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 7 Y( y0 y+ K% N+ P
$ C' o: g# E& H6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