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金牌会员
 
- 积分
- 1565
|
发表于 2017-10-25 07: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10月21日,《重庆日报》头版、第六版,聚焦基层代表,十九大代表王海燕发出潼南好声音,她究竟讲了些什么呢?又提了哪些建议呢?
走,跟着童童妹一起去看看!
头版
附头版原文: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王海燕认为,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妇联也是这支队伍的重要力量,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我们要为农业农村办更多实实在在的事,为农村“三留守”人员送去更多的温暖。
——王海燕代表(市妇联副主席<兼>、潼南区田家镇佛镇村党支部书记)
第六版
附第六版原文:
王海燕代表:为农村“三留守”人员送去更多温暖
十九大代表、市妇联副主席(兼)、潼南区田家镇佛镇村党支部书记王海燕在基层干了多年妇女工作。她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健全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关爱体系”,她感到非常振奋。“市妇联正在基层广泛开展关爱‘三留守’人员行动,下一步我们要更加细化完善关心关爱计划,让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进展。”
王海燕说,重庆市通过群团改革,把每个村的妇代会改建为村妇联,选出主席和副主席,每个社选出一名小组长和2-3名执委,增加了妇联基层工作力量,坚持每周、每月定时对“三留守”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比如,我们组织留守妇女成立互助组,参加拔河、包粽子、包饺子等比赛,还请农业专家上门传授农业知识、开展技能培训,使留守妇女在活动中找到快乐,同时也提高了就业能力。”
王海燕说,针对留守老人,基层妇联注意引导互助组姐妹们加入关爱行列,哪家有困难就主动去帮忙。佛镇村有一位90岁的烈属老太太,儿子已经去世,其他亲人也长期不在身边。村妇联就隔三岔五去看她,帮她买生活用品,遇到生病马上帮忙联系医生。老太太常对人说,儿子虽然不在了,但自己多了一群贴心的女儿。针对留守儿童,基层妇联一方面与孩子们的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引导他们多承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监护责任,另一方面动员工作人员和其他留守妇女担任“爱心妈妈”,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现在我们村的大多数留守妇女都能主动关心帮助邻里,既把家庭搞得红红火火,又增加了邻里和睦。”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王海燕认为,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妇联也是这支队伍的重要力量,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我们要为农业农村办更多实实在在的事,为农村“三留守”人员送去更多的温暖。
来源:重庆日报、潼南微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