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人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1964|回复: 0

龙多山传说故事|孙樵游览龙多山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169

主题

194

帖子

28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869
发表于 2018-4-11 16: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占领了长安,唐僖宗皇帝就带领大批官员来到巴蜀避难,因为战乱,不少诗人、书画名家也纷纷举家逃亡,来到巴蜀,这里也因此成了全国各地艺术家们的集中地,其中就有即是官员、又是著名散文家的孙樵。

孙樵,字可之,一字隐之,关东(今陕西凼谷关以东)人,晚唐著名散文家,唐宣宗大中九年(855)进士。

来到巴蜀时,孙樵担任兵部的职方郎中,负责掌管和测绘所有的山川、城堡、险要山寨等军事地图,这天,他得到皇帝召见,要他前往龙多山测绘地形。

原来,唐僖宗听国师杨筠松说:赤水县的龙多山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顶还可驻扎百万雄兵,同时,他还在龙多山找到了一个“前有三卷诏书,后有凉伞遮石”的好风水地。

杨筠松乃当朝国师,唐僖宗时期最著名的地理风水学家,他的一番话,唐僖宗自然深信不疑,就派孙樵前来一探究竟。

当孙樵乘坐马车来到龙多山一看,这里果然是一块风水宝地,在山水环绕间,峰峦起伏,逶迤飞腾,宛若龙蟠,临近山顶,有一座突兀的石峰,边缘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好似罗盖般撑在石峰上,再看其前方,有三个扁形石块叠在一起,孙樵暗道:这就是国师所言的“三卷诏书”了。

当地县令已在此处恭候多时,看到孙樵到来,急忙献上草绘的龙多山地图,由于天色已近黄昏,两人在半坡上寒暄片刻后,孙樵就在县令的陪同下,前往赤水县的客栈用餐,酒足饭饱后,两人约定,明天鸡叫时就上山测绘。

第二天凌晨,孙樵在县令及随从的陪同下,来到龙多山顶,清晨凉风习习,他极目远眺,只见数十里外的涪江犹如一条白色玉带,在薄雾遮掩的群山中若隐若现。片刻后,一轮红日从天际边的云海之中跳出,此时晨雾渐渐消散,寺宇禅林,古木翠竹,还有那远处的农田,皆慢慢出现在雾海之中。转眼之间,云消雾散,天空一派碧蓝,山风吹来,朵朵白云在山边轻轻的飘荡,这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真是太美啦!孙樵一下子被这奇丽的景色所吸引,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也忘记此行的目的,忍不住欢呼起来。

当天晚上,忙碌了一天的孙樵却久久不能入睡,脑海中不断出现龙多山日出时的壮观景象,辗转反侧中,他干脆披衣起床,磨砚挥笔,写下了传颂千古,脍炙人口的《龙多山录》:

梓潼南鄙,越五百里,其中有山,崛起中天。即山之趾,得迳蜿蜒。举武三十,北出其巅。气象鲜妍,孕成阴烟。屹石巉巉,别为东岩。槎牙重复,争先角逐。若绝若裂,若缺若穴。突者虎怒,企者猿踞。横者木仆,挺者碑植。又有似乎飞檐连轩,栾栌交攒,欹撑兀柱,悬栋危礎。殊状诡类,愕不得视。下有亩平,砥若户庭。摅乳侧脉,膏停泓石。俯对绝壑,杪临兰薄。仙台标异,叢石负起。屹与山别,猿鸟蹊绝。腹竇而空,路由其中。斷齶相望,攀缘下上。闇然而出,曜见白日。始时永嘉,飞真蓋罗。元踪斯存,石刻传闻。丹成而仙,驾鹤腾天。一去辽廓,千载寂寞。澄泉传灵,别壑镜明。风间景清,寂寥无声。嘉木美竹,冈峦交植。风来怒黑,雷动崖谷。岩兽山禽,捷翔呀惊。晓吟暝啼,听之凄凄。回环下瞩,万类在目。因山带川,青萦碧联。莽苍际云,杳杳不分。月上于天,日薄于泉。魄朗轮昏,出入目前。其或宿雾朝云,糊空缚山。漠漠漫漫,莫知其端。阳曜始浴,彻天昏红。轮高而赤,洪流散射。浓透薄释,锦裂绮拆。千状万态,倏然收霁。樵起辛而游,泊甲而休。登降信宿,闻见习熟。始曰山乎,曾未始有得乎?无处夸世钓名者,污此岩扃乎?且欲闻于颍阳之徒乎?”

第二天早上,赤水县令前来客栈拜访孙樵,看到这篇优美的《龙多山录》,不由鼓掌叫好,爱不释手。为此还提笔抄录了一遍,带回县衙中存放。

两天后,孙樵返回时,把散文游记《龙多山录》以及测绘的《龙多山地形图》献给皇上,也算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不久,黄巢之乱被平定,唐僖宗又带领手下官员返回长安,而孙樵却不愿离去,就居住在遂宁县(今潼南区大佛坝),终老一生。孙樵逝世后,龙多山的村民还在山上修建孙樵祠,以纪念和感谢他所写的《龙多山录》,给龙多山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作者:张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