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人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3158|回复: 0

双江镇九道社区贫困户全荟颖不等不靠发展种植业脱贫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106

主题

23

回帖

22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24
发表于 2019-4-8 18: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今年你还是去成都打工吧,随时可以回来照顾屋头。”春节过后,全荟颖对丈夫袁浩淞说,“在外边多注意身体,不要过度劳累,现在我们家还是好过了!”与往年不同,今年已经脱贫的全荟颖,心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底,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更足了。

❖全荟颖

因病  她家成了贫困户


10年前,家住双江镇九道社区二组的全荟颖,因为公公袁竹清身患癫痫病,需要常年吃药;二弟袁华明至今没成家,常年在外漂泊,根本无暇顾及家人;三弟袁华君身患疾病,丧失谋生能力,需要全荟颖和丈夫袁浩淞负担基本生活和医疗费用。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这是我们的责任”。摊上这样的事,她没有想过退缩。为了走出困境,2012年,她丈夫只身外出务工,一个月省吃俭用存下2000多元全部寄回家里,加上她早出晚归从地里干活挣来的钱,依然不够负担公公和三弟的医药费。一个家庭,有两个病人需要常年吃药,高昂的费用,让全荟颖家债台高筑,生活艰难。

因病致贫,她家成了贫困户。这样的日子全荟颖过了近10年。


援助  扶贫政策暖人心


曾经一个月都舍不得吃一次肉,几年都不曾花钱添置新衣,而如今收入稳定的全荟颖家十分感谢政府给予他们的鼓励与关怀。

镇、社区给予了这个小家无微不至的关怀,九道社区驻社区干部张代平、第一书记陈小鸿、社区书记刘英等,经常来家看望她,与她聊天、交心谈心,鼓励她勇敢面对生活。“镇村干部积极帮助我建卡,还给我的小儿子送了书包和书,他们的关心关爱和鼓励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全荟颖说。

各级政府更是践行习总书记“扶贫要与扶智相结合”的先进理论,由帮扶人负责日常走访,随时了解并反馈脱贫情况。镇政府负责为她家的农副产品寻找销路、协调农委等相关单位,免费为她提供黄精种植的相关技术培训,以提高种植水平,帮助她家尽快脱贫致富。全荟颖也重拾信心、积极配合,努力学习,很快形成了从种植到营销的成熟产销链,从而彻底解决收入问题。

此外,镇上有一些临时工作和技能培训,扶贫干部都第一时间通知她去。不仅让她家增加了收入,还从中学到了很多实用技能。


甘苦  多点开花日子甜


“习主席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贫困户可不能等靠要,幸福等不来,要靠双手创造。”全荟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镇政府及社区的支持和扶贫干部的帮扶下,她家种有李子树6亩,年收入约6000元;申请了无息小额贷款5万元,从前年开始尝试种植中药材黄精。

全荟颖大力发展种植业,种植李子和黄精。去年,双江镇搞果树管理培训,全荟颖就去学习果树修剪嫁接技术,学到技术后,她家的李子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李子产量也大幅提高。2016年,在镇村扶贫干部的支持下,全荟颖又种了两亩中药材——黄精,今年刚好到了可以收获的季节。预计一亩黄精年产能接近3000斤,市场价7元/斤,销路很好,大约有两万元收入。

而人穷不能穷教育,全荟颖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从小就教导全荟颖要勤劳、诚信、守正。她身为长嫂,不仅侍奉生病的老父亲,也要照顾生病的三弟,还要抚养自己两个孩子,在家庭情况十分困难的时候,她一直坚信母亲教她的一句话“穷不怕,只要勤快”,靠自己的双手一定能脱贫致富,日子一定会慢慢好起来。在她的教育下,大儿子袁琦斐和儿媳妇外出务工,大儿子每月也可挣得6000元工资,丈夫袁浩淞年后也将去成都干活,家里经济比从前好多了。


引领  带动乡亲一起富



已经成功脱贫的全荟颖没有忘记带动周边邻里一起致富。住在全荟颖家附近的黄婆婆等4户人家,在她的带动下种起了黄精和李子。

对于同样留守在家的唐淑华来说,全荟颖的帮助不可谓不大。在全荟颖的鼓励下,唐淑华栽种了5亩李子,每次遇到困难,她都手把手的教,传授管理经验,帮助她们联系买家,对外销售,增加了经济收入,真的很感谢她。

全荟颖自强不息的脱贫故事,在我镇广为流传,镇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用她的事迹去感染更多的贫困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大力营造学习先进、崇尚文明、人人争当“最美家庭”的浓厚氛围。

一生之计在于勤,双手创造好生活。现在全荟颖家已经住上了两楼一底的房子,日子也越来越红火。那布满老茧的双手令人印象深刻,这大概就是她十几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最好见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