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9-11 13: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说到武 隆,毫无疑问是重庆旅游的名片,它如同千里乌江边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耀眼的光芒吸引八方游客慕名前往。不过令人意外的是,除了大众所熟知的仙 女 山、天 生 三 桥等景点,在武 隆境内竟然还隐藏着一座百年古寨——后坪天池苗寨,堪称深闺里的文化“瑰宝”,在保留原始韵味的基础上进行打造之后,即将于9月17日向游客开放!0 K) l$ g. _! B5 D/ U, `
* e4 O+ J8 y0 T$ o9 l; @ - W! Z0 v! @7 g& D8 f2 }
藏身于大山深处的苗寨
7 G: [ }; x, k5 _' c* S, }. S& K" y5 L+ Z' `* x6 b' N" f
深藏大山 民族民居保存完好0 [# K9 s# j( i
天池苗寨距离武 隆城区65公里,海拔1100米左右,常年平均气温21.5—24℃,是目前渝东南乃至全市保存最完好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群,深藏于大山之中,当地人恪守着牛耕锄耙的耕种方式,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9 M) e0 N0 z
距今三百多年前,外地开始有苗族同胞来天池苗寨开荒垦地,寻源拓井,安家立业。到了清朝中期,因乌江龙溪码头至后坪和临近的丰都、彭水边远地区的“盐路古道” 由此通过,居民逐渐增多。解放以后,陆续又有相邻村社的苗家农户迁居此地。目前全寨总户数为53户、250多人。
- |5 p* D: J" W7 y, z4 \1 E( B
% b# o6 [ Q2 E4 Z6 B, ]
/ ~% l( s; }# Y- x古寨居民仍保持着传统的劳作方式0 s' x' C$ t% P4 u' ~* {, V
$ Z: Z0 H( y; j3 x天池苗寨是目前渝东南和重庆市保存最完好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群之一。所建房屋大都以井干式、吊脚楼为主、穿斗式实木结构,一律飞檐、斜面、小青瓦,工艺精湛,古色古香。
& s R' J0 ^" d l2 n* ]: R目前,天池苗寨已被国家住建部和文化委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 名录,被授予“国家第一批绿色村庄”、“ 重庆市特色景观名村”、“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村” 等称号。. Q2 z8 g7 U) {/ F- e( Z, ]' i) _# B
! D) g" P. P0 U' m
8 b4 D; _. b" N
古寨依山而建,呈月牙形,别有一番韵味。
3 ? S% V! N2 @2 X5 B
1 S% g q$ @ a8 ^* @习俗丰富 多项传统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2 [" a% C5 q1 V* P$ A: Y天池苗寨的民间习俗丰富多彩,充满浓郁、鲜明的特色。每年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的苗族土家族同胞都要举办“三月三” 踩青歌会、五月插秧“开秧门”仪式、六月山地“薅打闹草”比赛、八月“ 牛王节”、九月农作物丰收后 “吃新” 祭祀和腊月载歌载舞“宰杀年猪”等表演活动。2 e! [, K- M/ W4 G4 Z0 Z4 z
6 e! n( S! S) L* T' l8 p3 L/ U/ \- R
( K" F( `+ J" W" X& d: _古寨房屋清一色吊脚楼,各个精巧别致。5 b5 f9 c4 Z% X* A9 I
- p5 V) i# Q8 C
这里的“神豆腐”、“嘟巴”,“木浆子油”、“ 布艺”等一批民间传统制作工艺和“土家山歌”已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b( P1 V" a2 U* T3 g4 P旅游扶贫 天池苗寨插上幸福的翅膀 # X2 f" P$ o4 q. o* h u
以“幸福苗寨”为目标,通过旅游扶贫,目前天池苗寨已成功打造了民宿度假住宿区、苗医苗药体验区、特色美食加工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和田园山野游憩区。
/ R: ] ^- O: y. `. L* A$ ]2 t" O! d/ v

$ h6 c2 _3 _( n3 S6 T$ z风情万种的苗家姑娘
8 j) p' m# M+ A3 u. z. c
0 Z. k4 N1 l8 [9 |8 q$ q7 Z同时,还恢复了苗家古式油榨坊、酿酒坊、面粉坊、苗药坊,建起茶肆、酒店、练歌坊和儿童乐园等供游客参与、互动、体验项目10余个。
9 W, \+ X4 J4 l0 i$ h9月17日,穿上“新装”的天池苗寨将正式对外开放,届时它将焕发怎样的活力与魅力?一同期待!
3 J# r7 T1 O: v, O; G6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