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电)为深入贯彻国家安全教育为导向,旨在通过实践提升大学生服务能力,同时助力维护社区治安、增强居民防范意识,为社区发展注入青春力量。7月10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智能工程学院“匠心铸光明·智行续薪火”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师生团队走进潼南区观音街道小区,通过访谈交流、宣传服务、需求调研等方式,在深入基层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同时为社区发展赋能,开启了一段兼具实践意义与社会价值的服务之旅。
(图为“三下乡”团队进社区宣传) 活动伊始,实践团队跟随社区网格员先在社区广场开展集中宣传。同学们手捧用电安全与防诈骗宣传手册,向过往居民发放,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宣传重点,吸引大家驻足了解,为后续深入宣传打下基础。 (图为“三下乡”同学为老人发宣传单页) 集中宣传后,团队分成若干小组,逐户开展上门宣传。敲开居民家门,同学们先送上宣传手册,再结合手册内容讲解用电安全知识,比如老旧电线更换、电器使用规范等,提醒大家防范用电隐患。 (图为“三下乡”同学为老人进行用电安全宣传) 针对诈骗问题,同学们结合近期案例,向居民详细拆解“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等常见骗局。遇到老年居民,还会反复强调“不转账、不轻信”的防骗原则,确保宣传内容入脑入心。 (图为“三下乡”同学为老人科普防诈骗知识) 为全面掌握居民诉求,调研小组向每户发放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基础设施安全、文化活动需求等方面,同学们认真记录居民对小区电路维护、安全设施完善的具体建议,收集到丰富的一手数据。 (图为“三下乡”同学根据老人需求进行问卷调查) 活动结束后,团队对访谈内容和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包含用电安全优化、防骗机制完善等建议的调查报告,为社区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 (图为“三下乡”团队与社区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成为智能工程学院学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练兵场”,在数据整理中强化了分析研判能力,以青年视角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思路。学生们结合专业所长提出的“智能设备优化社区管理”等建议,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技术化参考方向。这种“实践育人”与“服务惠民”的深度融合,既让青春力量在基层沃土中扎根生长,也为校地协同助力社区发展搭建了坚实桥梁,真正实现了育人成效与社会价值的双向提升。
|